長期洗腎多少都會面臨副作用的問題,建議與醫療團隊討論。記者曾原信╱攝影
大業診所院長陳鎮銘醫師。記者曾原信/攝影
●抽血透析數值正常也要注意,長期毒素累積恐產生併發症
●一站式洗腎照護,提高預後生活品質
●提高較大的中分子清除率,擁有透析好感生活
「洗腎後還能活多久?是不是有很多副作用?洗腎就等於沒有生活品質嗎?」初進入洗腎的腎友會有各式各樣的擔心。
「洗腎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群人的事。」台中大業診所院長陳鎮銘醫師表示,曾有一名患有先天糖尿病36歲女性,因慢性腎臟病而進入洗腎,初期體力很差,經醫療團隊評估調整,個案管理師即時監控各項透析數據,依她的腎臟狀況及時進行調整並排解不適,加上親友心理支持,現在不僅成功回歸社會,生活品質也提升。
洗腎初期可能出現不適
陳鎮銘醫師說,不只初入洗腎的腎友,長期透析腎友更需注意透析及生活品質。一名血液透析多年的物流司機,偶爾出現透析併發症「不寧腿」,又癢又麻就像雙腳爬滿螞蟻,發作時根本坐不住,腳不停抖動,造成他失眠、心情焦慮,曾在一次工作時,因精神不濟錯過交流道,差點發生危險事故,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
直到該名司機與醫師透過醫病共享決策方式討論後,調整了適合的飲食與生活衛教,亦即時調整透析處方,採用新一代的延展性血液透析術,提高較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率,他的不寧腿問題獲得改善,生活也回歸正軌。
針對長期透析的腎友,陳鎮銘醫師強調,洗腎有二大重點,水分與毒素的清除,洗腎之後如果水分太多,會造成心臟衰竭;洗得太乾則會讓患者不舒服。除可透過照X光與心臟超音波確定水分的控制,也可在每月透析時固定抽血,釐清洗腎前後的毒素清除率,一旦異常就即時調整。
陳鎮銘醫師表示,現代洗腎中心使用的血液透析人工腎臟,對於移除小分子與中分子尿毒素都有一定水準,但人工腎臟還是不比人類的腎臟,進入血液透析後大約五至十年的腎友,即便每次抽血數值正常,也不可鬆懈。
目前許多專業地區透析診所例如大業診所,開始提供整合的一站式血液透析服務,透過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藥師組成的醫療團隊,整合腎友血液透析中的病情及生理變化資訊,即時監控並調整治療方案,大幅減少血液透析過程帶來的不適感與長期併發症。
隨著醫療發展,透析生涯達20至30年的大有人在,腎友們不只是追求洗得乾淨、減少併發症,更追求洗得有生活品質。目前有新一代延展性血液透析術,搭配使用的人工腎臟透析膜有較大孔徑,可將較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得更乾淨,讓腎友們擁有工作和生活並進的「透析好感生活」。
陳鎮銘醫師強調,長期洗腎多少都會面臨副作用的問題,建議腎友即時向醫療團隊諮商討論,都能即時改善副作用,千萬不能因為害怕併發症而不洗腎,進入透析後若有相關併發症,也要即時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尋求改善方案。
除了併發症外,高齡腎友還有共病問題,陳鎮銘醫師說,透析診所與大型醫院血液透析中心的不同,就是能仔細觀察到患者的狀況。以大業診所來說,醫護比符合標準外,近七成護理師資歷達十年以上,醫護人員十分了解每位腎友透析後的生活狀況,還有專任個管師與營養師每半年做一次營養諮詢評估,視病猶親,讓腎友感到安心。
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135693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5/6135693
最近疫情趨緩,餐廳業者開始提供服務,小編在門診常聽到糖友們開始外出聚餐,且因為長久未聚餐,婉禎營養師發現許多糖友們聚餐時較放縱自我,藉由這次機會,整理了各種外食的小技巧給各位糖友們,讓各位糖友們在外聚餐或用餐時,也能好好控制血糖不失控。
自助餐、麵食
中式自助餐或麵攤,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光顧的場所,除了飯量要注意,選擇菜色及主菜也有一些小技巧喔!
便利超商
街道上超商林立,有時候忙碌時,是個方便能取得飲食的地方,且超商大多產品均有熱量及營養標示,方便糖友們控制熱量,以下提供幾樣適合糖友選擇的搭配。
其他如奶油義大利麵、咖哩飯、燴飯等餐盒,因油脂量高且蔬菜量少,熱量高澱粉份量多,較不適合糖友們選用。
火鍋店
寒冬將至,火鍋是許多人聚餐的選擇,各式火鍋對糖友而言是很好的變換口味的方式,糖友們對於白飯、玉米、冬粉、芋頭等澱粉類須注意份量,在醬料和食材上也有一些小技巧喔!
速食店
一般速食店多屬油炸、高熱量、高澱粉類的食物,蔬菜份量少,應盡量少選用。不得已時可參考以下幾點小技巧來選用!
西餐廳
西餐廳菜單幾乎都是套餐式的餐點,一般附有餐前麵包、開胃菜、湯品、主菜、甜點飲料等,糖友們在點餐前可要把握好小技巧,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控糖的重要性!
以上先跟各位糖友們分享一些外食技巧,希望各位糖友們在外出聚餐享用美食的同時也能好好控制血糖,小編會關注糖友們在門診常提出的問題,後續再幫大家整理相關知識分享給各位糖友們喔~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日上午前往西屯區大業診所逐層探視洗腎者接種疫苗狀況。(台中市府提供/盧金足台中傳真)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日宣布,下批預計給台中的疫苗共有3萬7200劑疫苗,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將下降施打年齡至80歲以上。(盧金足攝)
因應腎友洗腎時,方便施打疫苗,台中市衛生所分配疫苗至洗腎診所由現場醫護為患者進行施打。(台中市府提供/盧金足台中傳真)
台中市獲中央分配7萬3500劑AZ疫苗,開放前六類人員施打,洗腎病患列為第五類優先施打疫苗對象,台中市洗腎患者計8013人,市長盧秀燕16日冒雨前往洗腎診所探視洗腎者施打疫苗時表示,衛福部長陳時中昨日宣布,下批預計給台中的疫苗共有3萬7200劑疫苗,將下降施打年齡至80歲以上。
因應腎友洗腎時,方便施打疫苗,衛生所分配疫苗至洗腎診所由現場醫護為患者進行施打,盧秀燕今日上午前往西屯區大業診所逐層探視洗腎者接種疫苗狀況。
「感謝市府及診所提供便利貼心服務」,洗腎病患見到盧秀燕紛紛表達謝意,洗腎病人列為其中優先施打對象,台中市洗腎患者計有8013人,因患者分別於33家醫院及56家洗腎診所洗腎,為避免洗腎者奔波,將由洗腎醫療院所在病患洗腎時協助施打疫苗,預計6月18日完成所有洗腎病人疫苗施打。
盧秀燕說,衛福部長陳時中昨日宣布,下批預計給台中的疫苗共有3萬7200劑疫苗,經台中市疫情流行指揮中心討論後,決定下批疫苗將所有85歲以上長輩施打完畢後,將下降施打年齡至80歲以上,相關細節將在下午記者會詳細說明。
衛生局長曾梓展指出,此次7萬3500劑AZ疫苗,衛生局已全數配發到各衛生所,由衛生所彈性調節,包括洗腎診所、長照機構等需要施打疫苗的對象,在3天內完成施打。
大業診所院長陳鎮銘說明,診所內目前洗腎病患為血液透析病患170位、腹膜透析病患19位,共189。血液透析病患將利用到院洗腎的最後一小時中,由醫護人員施打疫苗並觀察接種後狀況,腹膜透析患者則採預約分流施打。此次注射AZ疫苗共185人,接種率達98%,另有人位病患因心血管、免疫系統、感染疾病無法注射,今日預計施打110人,明日再施打75人,二日內全數施打完畢。
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616002124-260405?chdtv
台灣腎臟醫學會在五月中旬疫情驟升時,已經考慮到透析病人的防護力差,所以除了加緊蒐集醫療學術資訊外,更積極向中央爭取透析病人提高施打順序,獲得中央大力支持,即將開始全國洗腎病人施打疫苗,腎臟醫學會希望經過廣泛施打,能夠大幅提升洗腎病人對COVID防護力。
台灣有近十萬接受透析的腎友,大部分都必須每週三次外出往返透析院所和家中,曝露在外的機會遠高於其他民眾,而待在透析場所的時間又常常是四小時以上,無法避免院所內群聚,所以相對風險高出別人數倍之多,如果能夠接受疫苗接種來提升腎友群體的COVID免疫力,無疑是最有效方法。
據媒體報導指出,有醫師說”糖尿病、洗腎病人等等不適合打AZ疫苗” 的說法,腎臟醫學會無法認同。真正的AZ疫苗禁忌症很清楚的就是 對此疫苗的過敏反應,以及 有明顯血小板低下或是形成血栓危險的病人這兩類。國際及國內的各專科學術團體,並沒有把其他疾病的病人列為COVID疫苗施打的禁忌,更沒有指定施打疫苗種類,有公信力的文獻也指出,各種疫苗效用其實都相當,不應有優劣之分。
腎臟醫學會希望經過廣泛施打,能夠大幅提升透析病人對COVID防護力,阻斷病人、醫護、以及家人間的可能傳播鏈,不但阻絕腎友的患病,也必定對全國抗疫有所貢獻。腎臟醫學會樂意提供各種相關資訊以及討論,也衷心盼望民眾不要輕易相信各種來源的言論建議,損害中央衛生機關和學會的共同努力。
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8%AA%B0%E8%AA%AA%E6%B4%97%E8%85%8E%E4%B8%8D%E8%83%BD%E6%89%93%E7%96%AB%E8%8B%97-%E8%85%8E%E8%87%9F%E9%86%AB%E5%AD%B8%E6%9C%83%E7%88%AD%E5%8F%96az%E7%96%AB%E8%8B%97%E9%96%8B%E6%89%93-110833944.html
透析的另外一個選擇
病人可以在家裡自行操作
醫護人員可以透過雲端了解病人的最新狀況
By 文政診所 蔡博智醫師
人體代謝葡萄糖,需要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而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已是大家能理解的病理機轉。但多數民眾仍不知的是,腸道不但也會分泌荷爾蒙,而且跟血糖的穩定性有很大的關係。
人體腸道分泌的荷爾蒙簡稱『腸泌素』,其中最重要的當屬GLP-1。人類進食之後,食物會刺激腸道分泌GLP-1,進而促進胰臟製造胰島素、並抑制肝臟分解肝醣;GLP-1也會抑制胃部排空作用,使得食物停留在胃部時間拉長,並且促使大腦產生飽足感,達到抑制食慾與控制體重的效果。人體產生的GLP-1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被血液中DPP-4酵素給分解而失去活性;臨床上發現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有血中GLP-1濃度降低的現象,因此目前有兩種方式可以提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腸泌素作用:其一為口服DPP-4抑制劑,其二則為皮下注射不易被DPP-4所分解的GLP-1類似物。
GLP-1類似物用於合併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時,可降低重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包括心肌梗塞、中風、甚至死亡的風險。腸泌素調控血糖的作用會依血中葡萄糖的濃度調節,因此GLP-1類藥物單獨使用幾乎不會引起低血糖的副作用,對於體重過重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有減輕體重的額外好處。
本院目前相關用藥有德國百靈佳藥廠的Trajenta®(糖漸平)、Trajenta Duo®(糖倍平),瑞士諾華藥廠Galvus Met® (高糖優美),與注射用的丹麥諾和諾德Victoza® (胰妥善);健保皆有給付,但仍需符合使用規範。上述藥物雖較無低血糖的副作用,但仍屬處方用藥、需醫師專業評估,不宜自行購買使用。
每個人的正常血壓標準都是140/90 mmHg嗎?
常聽到年紀大的患者說:正常血壓可以根據年齡調高,對或錯?
答案:錯,反而應該要更嚴格!!!
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及台灣高血壓學會共同制定「2017年血壓控制新標準」,血壓控制的標準如下:
1.冠狀動脈心臟病、慢性腎臟病、年紀≧75歲:收縮壓控制<120mmHg、舒張壓不計。
2.糖尿病、使用抗血栓藥物(預防中風):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0 mmHg。
3.一般人、中風病人: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 mmHg。
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及75歲以上年長患者,將收縮壓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可以降低3成死亡率。
跟歐美國家比起來,亞洲人因高血壓導致中風的比例較高 (西方人是心肌梗塞).
請大家勤量血壓,健康跟著來!!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的藥物治療著重兩個層面:一是如何使用藥物減緩殘餘腎功能下降,其二是如何適當使用藥物,以避免殘餘腎功能惡化及藥物產生的副作用,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簡稱ACEi)、第二型血管張力素受體拮抗劑(簡稱ARB)、pentoxifylline、維生素D、重碳酸鹽、克裏美淨細粒(Kremezin®)等,對於減緩糖尿病及非糖尿病的CKD 病人腎功能惡化及降低蛋白尿方面有正向的效果;ACEi 與ARB 都具有保護心臟血管與腎臟的效果。ACEi 與ARB 在不影響全身性血壓情況下,可以透過放鬆腎絲球出球小動脈,以降低腎絲球內微血管高血壓,達到減少蛋白尿與減緩CKD 功效 預防或復原糖尿病病人發生微量白蛋白尿降低非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病人的蛋白尿。
Pentoxifylline(Trental,循血敏,一錠400 公絲)對於ARB 有加乘作用蛋白尿顯著降低,腎功能不全病人需減少劑量;腎絲球過濾率在10 ∼ 50 ml/min/1.73m2 者,宜調整劑量為每日兩次;腎絲球過濾率< 10ml/min/1.73m2 者,宜調整劑量為每日一次.至於pentoxifylline 能否延緩GFR 衰退,目前仍無足夠證據證實。
克裏美淨(Kremezin)是一直徑0.2-0.4 mm 球形活性碳,表面上有許多微小孔,形成廣大吸附面積,可以吸附酸性和鹼性有機化合物. 能有效降低血液中indoxyl sulfate (硫酸吲哚酚)及 P-cresol(硫甲酚)濃度. 在諸多尿毒素中,硫酸吲哚酚和硫甲酚,可加重腎臟惡化、導致心臟血管系統損害及骨骼異常。所以克裏美淨可以藉由降低上述毒素而降低腎功能惡化速度,不過因為價格不便宜(一個月一萬多元),今年3月台大團隊研發出另一種活性碳價格較為親民,效果正在觀察中…
常常聽到人家說要吃低GI飲食比較好,市面上也越來越多標榜低GI的便當店或食品,但糖友們知道GI值是甚麼嗎?今天就一起來認識GI值吧!
☆什麼是GI值?
全榖根莖類及各種糖類統稱為「醣類」,醣類經過身體消化吸收後,會轉變為葡萄糖,也就是血糖。不同的醣類,轉變為血糖的速度不一樣,而這個代謝的速度就是「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
☆GI值與胰島素的關係?
高GI值的食物讓血糖上升速度比較快,為了讓血糖恢復正常值,體內胰島素會大量分泌,讓血糖形成脂肪儲存,使血糖快速下降,但也因此容易容易感到飢餓並造成肥胖。
而對於糖友來說,高GI值的食物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但因為胰島素無法正常作用,會導致血糖居高不下,不容易控制的情形。
☆影響GI值的因素?
1.食物的型態:和塊狀食物相比,稀爛且切碎的食物較好吸收,GI值較高;
以水果為例,果汁讓血糖上升的速度就比直接吃水果來得快。
2.纖維的含量:纖維質可延緩飯後血糖上升,所以纖維含量越高,GI值越低。
3.烹調方式:食物煮得越久,越軟爛,越好消化吸收,則GI值就會比較高。
4.本身澱粉的可消化性:多醣類澱粉(醣類結構較複雜,如地瓜、馬鈴薯等),
因消化時間長,GI值相對較低;而雙醣(結構簡單,如甜點中的砂糖),可以
快速被身體吸收,GI值自然比較高。
食物是影響飯後血糖的重要關鍵,許多糖友們天天都有測量空腹血糖,但糖化血色素卻依然超標,就是忽略了「飯後血糖」的重要性,飯後血糖直接受飲食影響,所以吃對食物很重要,挑選低GI食物取代高GI食物,能減緩糖類的代謝速度,不讓飯後血糖飆太高。
最後要提醒各位糖友們,低GI食物不等於血糖都不會上升,總量吃多了,例如低GI值的糙米飯一次吃2-3碗,血糖仍會大幅增加,因此適量攝取還是非常重要的控糖關鍵哦!
參考資料: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健康九九網站
糖尿病控制飲食-http://diabeteslive99.blogspot.com/2017/10/GlycemicIndex.html
智抗糖-https://www.health2sync.com/tw/
糖尿病肌膚照護及保養原則 by糖尿病衛教師:張明芬
糖尿病因血糖過高,長期的高血糖狀態則會傷害到血管內皮細胞,加速血管壁粥狀硬化形成,造成全身性的大、小血管病變。然而糖尿病的患者也很容易產生皮膚問題,以下將針對糖尿病患者常見之皮膚病以及相關的處理及保養原則做簡單的說明。
要改善搔癢的症狀除了好好控制血糖之外,做好適度的皮膚保濕也有幫忙。皮膚保養品也可能對皮膚造成傷害,所以保濕產品最好不含香精、防腐劑、抑菌劑、羊毛脂、酒精,成分越單純越好。夏季可選擇清爽的乳液,冬季可選用較油的滋潤產品。洗澡水溫不要太燙、洗澡時間不要太久;洗完後在乾燥處使用乳液或乳霜,這些都是可行的日常肌膚保養。
黑色棘皮症的治療效果並不好,建議先從控制血糖做起,之後可以使用含有尿素、果酸或維他命A酸的外用製劑來輔助處理。
糖尿病足部潰瘍的治療上除了需要維持良好的血糖狀態,避免光腳走路、不正確地修剪指甲、盥洗時接觸過燙的熱水、接觸刺激性化學物質、穿著不適合之鞋具等。糖尿病患的的鞋具選擇,鞋頭必須要較寬與深。一般糖尿病患的鞋具選擇,鞋面的皮革與材質必須不可太硬,鞋面與鞋底必須無接縫,以免足部產生應力性潰瘍。
每日做好腳部清潔,保持趾間、足部乾爽,並用嬰兒油或凡士林滋潤皮膚,防止腳底乾裂。此外每晚睡覺前檢查自己的雙足,如發現有損傷、水泡、指甲內長、雞眼或厚 繭等情況,應儘快找皮膚科醫生幫忙忌自行處理。
治療上除了血糖控制良好外正確積極的給予抗黴菌或抗生素是很重要的。在皮膚保養上除了保持皮膚的乾淨、清潔外,還要注意皮膚的變化,如果發現皮膚有長紅疹、癢疹、水皰、膿皰或是有紅腫熱 痛的狀況,就要提高警覺早點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後遺症。
糖尿病的皮膚病變常常會被忽略。雖然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但還是會造成生活品質的低落;若糖尿病患者能掌握以上準則照顧皮膚,應該能大大減少併發症。
當出現皮膚問題時,除了依建議對應方式來改善,最重要的還是要控制好血糖,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減少皮膚感染的機會。
參考資料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糖尿病人常見之皮膚疾病及處理保養原則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部 邱品齊主任
內科學誌 糖尿病足之臨床評估與治療 台中榮民總醫院
復健科 內科部新陳代謝內分泌科 沈惠民 林東亮 鍾進燈 許惠恒
人工腎臟的好壞是決定洗腎腎友健康的一部分因素,「人工腎臟器」是利用具有半透膜性質的空心纖維組合成,一根人工腎臟通常含有6千到1萬5千多根的微小空心纖維。
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血液引流出來之後就流經這些微小空心管的內層,由上往下流過。
此時乾淨的透析液流過空心管的外層,由下往上流過。
血液和透析液是以相反的方向流過,利用「擴散利用」清除體內尿毒素。
~人工腎臟種類~
一般分為自然膜(纖維素半透膜)及人工合成膜(POLYSULFONE、PES之類),
生物相容性以人工合成膜較優。
按照人工腎臟膜孔徑大小分類
1. 低透量:1-2 nm(奈米) : 剛進入透析病人常用
2. 高透量:3nm(奈米)左右:較能清除中、大分子的尿毒。
為目前血液透析主流。
3. MCO (medium cut-off):5.0nm(奈米):可洗出5000至50000分子量之物質
4. HCO (high cut-off):10.0nm(奈米) :可洗出更大分子,如免疫球蛋白之類物質
最近有一medium-cut-off 人工腎臟上市,標榜可移除極大分子量的毒素,稱之為延展性血液透析(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為末期腎病患者(ESRD)提供另一新方式的透析治療方式,可減少末期腎病患者洗腎多年所出現發炎、心血管及神經病變問題。
效果如何,需待時間證實!
大業診所網址:https://dayeclinic.com/
電話:04-22590277
在糖尿病治療中,胰島素注射是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全國200多萬名糖尿病病友中,只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能將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至7.0%以下
根據 2011年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調查,胰島素注射的比率為 21.3%(偏低)
糖尿病患罹患初期腎病變的盛行率為 27.4%(很高),
台灣目前洗腎的人口約八萬,糖尿病患約占總人數40-45%(第一名)
哪些糖友建議需打胰島素?🤔
1第二型糖尿病用多種口服降血糖藥仍控制不良
2嚴重感染或疾病壓力狀況
3重大手術
4肝腎功能障礙影響口服血糖藥代謝
5哺乳糖友
增加糖友施打胰島素的意願,可以改善血糖的控制。
進而減少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