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糖尿病腎病變主要原因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或高血壓等因素控制不良所引起的。血糖過高時,腎小球的過濾壓力增加,長時間下來便會損害腎臟的結構,進而導致腎絲球硬化。

根據統計,目前洗腎的患者中,約有高達40-50%是糖尿病腎病變引起的。

健康的腎臟會防止蛋白質從血液中洩漏到尿液,但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的腎臟過濾功能受損,導致蛋白質流失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蛋白尿會有什麼症狀呢?在尿液表面產生許多像啤酒泡沫般的小泡泡,且久久(5-10分鐘以上)都不會消散。不過蛋白尿的成因非常多,除了腎臟病變之外,像是脫水、感染、姿勢等也都有可能出現尿蛋白,因此當您出現蛋白尿時,建議就醫查明蛋白尿的原因喔。

預防與管理

糖尿病腎病變的預防與管理最重要是控制血糖、血壓以及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1.定期追蹤:

固定每3-6個月抽血檢驗,項目包含: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以及尿液白蛋白檢測,例如:UACR(尿液微量白蛋白/肌酸酐比值)或UPCR(尿液總蛋白/肌酸酐比值)與eGFR(腎絲球過濾率)。

腎絲球過濾率的正常值會隨著年紀、性別、及體型而變化。如果發現過濾率沒有達到90ml/min/1.73m2,不一定是腎臟不好。請勿驚慌,可以請腎臟科醫師判讀!(很重要)

2.血糖控制:

糖化血紅素 (HbA1c) ≦7%
空腹血糖 (Glucose AC) ≦130mg/dL

3.血壓管理:

養成居家量血壓的習慣,並建議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

4.飲食調整:

選擇低鈉、高纖維質飲食,避免加工食品、醃漬物,減少腎臟負擔。若已出現蛋白尿,應遵循醫師及營養師建議控制蛋白質攝取量。

5.戒菸與限酒:

吸菸容易導致血管硬化,加速糖尿病腎病變的進展。過度飲酒則易造成血糖、血壓、尿酸上升,引起腎臟血管病變與腎功能惡化。

6.建立良好運動習慣:

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超慢跑、快走、游泳、騎腳踏車等,有助於改善血糖和血壓。

7.避免濫用止痛藥物:

在未經醫師指示下,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容易因成分或劑量上的使用不當,對腎臟造成損傷。

8.避免服用來路不明的偏方:

透過電視、廣播電台、親友推銷、直銷等所購入的產品及中草藥,有可能因為成分不明或未經政府單位的審核,而影響腎功能。

想要治療糖尿病腎病變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控制血糖與血壓,應遵循醫師指示使用藥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切忌聽信偏方,或使用來路不明的產品及中草藥,才能有效降低腎臟病變的風險。

網址:https://dayeclinic.com
電話:04-22590277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河南路四段195號
#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
#糖尿病共照網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

【尿中有泡泡!糖尿病腎病變與蛋白尿】 陳怡禎糖尿病衛教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業診所 的頭像
    大業診所

    大業診所的衛教天地

    大業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